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1升水洗1辆车 听起来很美的项目为何杭州遇冷

  上周在全国第23个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上,杭州市城管委公用中心展示了一大批节水器具。其中,一套新型的微水洗车“神器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

  这套技术的神奇之处简单说来,就是洗一辆车只需要1升水,这相当于普通洗车用水的1/100。

  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,这样的节水技术看起来似乎很具有市场推广价值,但是事实又是如何呢?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自2005年开始至今,微水洗车的推广可以用“举步维艰”四个字来形容。

  这样一项听起来很美的节能技术,为什么会难以推广?症结究竟在哪里?带着疑问,早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。

  一升水洗一辆车

  听起来很美的项目,

  为何在杭州遭冷遇?

  看一升水如何洗干净一辆车

  要不是亲眼所见,我确实无法相信一升水(相当于两瓶500毫升矿泉水)能洗干净一辆车。

  为了突出使用水量的微小,发明这项技术的人干脆就把这项技术取名为“微水洗车”。

  在中国计量学院艺术设计系执教的姜鑫老师,目前正致力于在杭州推广这项不太被人所知晓的技术。

  姜鑫把采访的地点选在了杭州城东三里亭的杭州城乡建设设计院,这里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微水洗车的推广点。为了推广这个项目,姜鑫专门成立了一个洗车公司,并且从去年的10月开始,为设计院里的29台车提供每周1~2次的洗车服务

  姜鑫用于洗车的道具,全部都在一辆小推车里,看起来相当的轻巧。打开一看,却发现是五脏俱全。姜鑫指着小推车下层横躺着的一个水罐说,“这就是存水的容器,全部洗车的水就装在这里。”水罐后面接的是一根黑色细管,管子的另一头接的的是一个小喷枪,这就是洗车时用的“利器”。

  此外,水罐后侧还有一个放毛巾的专用箱,上下三层,分别放置了用来清洗车身、玻璃、轮毂不同部位的毛巾。毛巾箱前还有一个架子,上面放了5个罐子,分别是内饰专用清洗剂、车身清洗上光剂、玻璃专用清洗剂、皮革去污上光剂、轮胎清洗增黑剂。

  负责清洗的郭师傅,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索了5年,每一个动作都相当规范,他给我们找来了一台宝马X1车做演示。

  只见他拿起了小喷枪,对着车身细喷了一遍,水雾所及之处,泥垢神奇地聚拢在一起,浮在了车身表面。郭师傅边喷边介绍说:“这是我们自制的干洗剂与水的混合物。雾化后用得量很省,只要一点就可以把整个车身喷完,地上不会滴下一点水渍。”

  记者注意到:喷完整辆车用了5分钟的时间,大概只用了一瓶矿泉水的水量。

  郭师傅又用车身清洗上光剂快速地再喷了一遍车身,然后拿来一块绿毛巾擦起来,他告诉记者,毛巾擦拭的环节其实特别有讲究,必须沿一个方向擦才能擦得干净。

  之后,郭师傅又用干净毛巾再打了一圈抛光,车漆马上就变得光亮如新,再用轮胎清洗增黑剂喷满四个轮胎的橡皮圈,用于保护轮胎。

  记者计算了一下时间,整个洗车过程,用了20分钟时间。

  微水洗车的核心专利在于“车身清洁上光剂”

  半升干洗剂抵过几十升水的去污效果

  虽然姜鑫在杭州推广微水洗车的项目,但是他并不是这个技术的发明人,真正的发明人,是63岁的上海人朱正龙。

  朱正龙曾在一家国企任职,后从国企出来自己创业。2006年,他开始关注到微水洗车这个看似朝阳的节能项目。

  据了解,“微水洗车”这个技术最早源于新加坡。十几年前,新加坡政府为环保节水的需要,强制推行无水洗车,使得无水洗车技术得以快速地成熟和完善。

  “刚开始在国内,接触了很多微水洗车的企业,北京、上海、山东等地都有这样的公司,但他们最长存活时间也只有3年,我也认真总结了他们失败的原因,有产品研发层面的,也有营销模式上的弊端。”

  于是,他和两位工程师一起,开始先从技术层面攻克。“在我们实验过程中发现,当车身漆面没有光泽时,在高倍放大镜下显示由无数条划痕组成,每个划痕的剖面是一条小沟槽,而每个小沟槽的沟槽面都是一个毛面,这样沾附着的泥灰与污渍,不用洗洁精与海棉是无法清洁干净的,而且清洗的次数越多,划痕就越多。”

  2010年,老朱和两位研发人员终于在实验室里,自主研发了一种汽车无水干洗剂,并且申请到了国家发明专利。这一产品,后来还被上海节能技术及产品研发推荐联盟、上海节能减排技术转移服务中心等单位编入了《节能技术与产品采购指导手册》中。

  可以说,老朱的这项专利,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这个车身清洁上光剂,那么它神奇在哪里?

  老朱介绍,简单地说,就是做到在不擦伤漆面的前提下,把污渍从细小的沟漕里洗出来。

  好不容易解决了技术问题,踌躇满志的老朱开始从2010年起到各个城市做推广,但是结果却受到了市场的冷遇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很多车主对清洗的效果有怀疑。

  “两矿泉水瓶的水,能洗干净一辆车吗?”“喷那么一点水就用毛巾擦,会不会损伤车漆啊?”这些都是老百姓在接触微水洗车时,常问的一个问题。

  老朱说,他曾做过试验,让朋友去用水洗车,用水冲洗了六七分钟,等车身干了一看,车身上还是泥渍斑斑。“而我们自制的去泥剂,是环保的表面活性剂,可起到润滑和保护作用,泥尘一擦就没,根本不会划伤漆面。”

  姜鑫正是在两年前,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微水洗车的项目,才下决心与老朱一起携手推广。

  用水成本不高导致缺乏关注度

  如何提升销售模式则有待自身解决

  按照老朱的计算,微水洗车相对于传统洗车来说,节水95%以上,根据他们的调研,一辆车通过微水洗车一年可以节水6吨。“按上海汽车保有量300多万辆车计算,一年省下来的水相当于40万人口一年的饮用水之和。”

  但是目前与这个项目合作的,杭州只有一家单位29台车,即使是在这项技术发明地的上海,也只有小区20多个小区,常包的车辆在5000辆左右。

 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这样一项看似节能环保的技术推广起来却如此困难呢?

  “关键是用水的成本过低,导致用车人没有主动的节水观念。”杭州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节水管理科副科长吴建中说。

  “我们对这一行业做过调查,以市区的某个洗车行为例,两个月连生活用水总共用了380吨水,按照每天洗50辆的标准,相当于洗一辆车是126升左右,按照市区6.65元每吨的价格来算,洗一台车的用水成本大概是0.8元。”

  而按照微水洗车的方法,虽然节约了水,但是购买干洗剂的成本,一台车需要5元。洗车店显然不愿意花更多的成本和力气去采用这个技术,这就让这项技术在现有的洗车行业上的推广造成了障碍。

  那么,老朱如果想要推广这种洗车技术,必须通过自己建立公司。而从洗车公司目前的经营方式来看,他们在杭州的洗车业务,只是采用了单一上门洗车的服务方式,像目前姜鑫所办的洗车公司,采用的是包月的方式进行服务,每周给车洗1~2次,这种服务的方式并不是让所有消费者所接受。

  另外,由于微水洗车没有固定的洗车店,相比而传统洗车点的营利模式,往往还同时销售其他的汽车配套衍生产品来“补贴”洗车点的整体赢收,这也留给了老朱和姜鑫更多完善的空间。(蓝震)